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3月20日发行《吴冠中作品选》特种邮票一套六枚,面值共9.60元。邮票图名分别为:高粱与棉花、瓜藤、水巷、巴山春雪、双燕、鹤舞。为此,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首日封一套六枚。
吴冠中的油画《周庄》为什么能保持中国油画拍卖最贵记录?
这是一则旧闻,不知题主旧闻重提有什么用意?但关于吴冠中先生故事,却让我非常钦佩。他的直言不讳,铁骨铮铮,批评“美协是不下蛋的鸡”,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强音;“笔墨等于零”,也是至今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他的《周庄》,创作于1997年,是他古稀之后,表现江南水乡的一幅力作。这幅画以鲜明的吴氏风格,刷新了美术界的视野,成为20世纪艺术创新的经典。
2.36亿元的周庄
2016年4月4日,在一次拍卖会上,这幅作品以1.3亿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纪录。此画尺寸1.48×2.97米,画面以黑、白、灰三种颜色为主,在以点、线、面形式元素的组成中,不仅让观者看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到江南的温润清秀。
在百度翻看近些年拍卖记录,如果包括国画,那么2012年春拍中,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亿元成交,再是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创下了2.6亿元的拍卖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而吴冠中的油画《周庄》则以高居中国当代画家榜首,成为近些年油画拍卖价最高的记录。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2011年11月19日,备受瞩目的吴冠中巅峰之作——《长江万里图》在北京艺融秋拍现身,起拍价为8000万元,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总成交价1.495亿元(含佣金)成交,超越了同年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15亿元(含佣金)成交价的《狮子林》,刷新了吴冠中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专家指出,吴冠中的作品未来将继续保持上涨趋势,限制出境政策不会影响其作品市场。
我想,关于吴先生为什么能保持油画国内画家拍卖记录,我想一是他的创新精神;二是他的人格魅力,应是他备受推崇的主因。如果以小人之心揣测,那么还有近些年资本的炒作,xiq等的风行。而吴先生的年龄、阅历、资质,再加上他留洋的背景及高寿等,还有他说话行事的风格,都是他艺术作品得以保值并增值的对象,更是拍卖会对他作品青睐的原因。
艺术品的价格大部分为市场行为,在中国离不开政府行为;吴冠中作品纯为市场操作。中国历代书画大家现象,名家皆为世家后裔,鲜有草根,名门世家才有底气搞艺术,饭都吃不饱的底层百姓哪来读书的气度,谈艺术的气场。感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赢得历史上最稳定的太平时代,让国家和人民迎来大发展,所以我们草根才有谈艺术的土壤
现代水墨里面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
我最喜欢齐白石的画作。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画的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之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职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代表作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墨虾图》鉴赏:
《墨虾图》表现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为了熟悉虾的各种变化,白石老人在水缸里养了几只大虾,闲暇时常常仔细地观察虾的游动、跃进、觅食及体态的各种变化。因为他掌握了虾之特征,所以画起来是得心应手。以画面上的三虾为例:虾头上的三笔,有墨色的深浅及浓淡,水分的渗透干湿,而又表现出种动感。左右的一对浓墨眼睛,脑袋的中间用以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的腰节奏由粗渐细。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出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有三笔,既有弹力,也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写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画得活,则虾之生命自出;画僵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虾须的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中有序,纸上的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亦像似动非动。
白石老人对老舍先生说道:“实际上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是我不需画这些玩意。”可见他画虾不是单纯对实物的摹拟。在用笔上有用侧锋,有用中锋,有用笔根的。落笔有轻重疾徐,起承转合;用墨有浓淡深浅,润湿干燥,尤其宣纸有渗化迅速的效果,一笔下去不能改动,这要有坚实的笔墨功夫。而白石老人的用水功夫更是臻妙,他画的虾身似乎永远是湿淋淋的,好似真的生活在水中,一张白纸化成了一溪清水。这便是白石老人画虾的创造性。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水中人生開,墨中紅塵放。
生機徜徉入,為經演繹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