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画的特点?

月彩绘网 2024-04-30 19:37 编辑:admin 0阅读

一、简述中国画的特点?

浅谈中国绘画的特点。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以上六点就是中国画自己明显的特征。

  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生活中的丰富环境,是画家最活的画本,画家应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练自己,国画家常讲求以造化为师,只有从这个丰富的宝藏中,才能开发出艺术的瑰宝,得到自然界的启示,收集广泛的素材。 基本功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只临摹前人的稿本,日子长了,失去独自创造的能力,如果只靠写生的东西,则常常失去传统的笔致。

二、中国画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甚至有时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三、中国画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

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国画的魅力和意义在于它的传承意义和美学价值。要说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能让我们传承的东西太多太多,而画正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国外有知名的画作,一副油画就可以拍出成百上千万的价格,我们的国画自然也是享誉中外。

四、元代末期至明代中期国画的特点?

元末明初中国画的特点

先得一句话概括元代的绘画特点:主要是以山水画为最盛,花鸟画弱之,而人物画更次之。

而明代作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一脉相承。

尤其在明初的这一时期的绘画,更多以继承了元人画风为主干。

进入明朝,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不再是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所以民众放弃抵抗思想,安心农耕,社会稳定带来经济繁荣,使得绘画艺术得以稳定和发展。

五、中国国画的特点独有的构图方法?

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很多,但不能说是独有,任何一个画种,构图方法都可以互通。只不过中国画经常喜欢留白,以增加作品的意味,这在其他画中不多见。

中国画 或繁或简,或疏或密,三角形构图法,梯形构图法,s形构图法,w形构图法等等不一而足,并没有固定的方法,一切以画面需要为主。

六、中国画的特点 四个字?

中国画的特点:情景相生。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要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景象的激情,作品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

七、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画的特点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下面我们将探讨中国画的特点,以及其中不属于其特点的元素。

中国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写意性:中国画追求表现意境和情感,注重形神兼备,不拘泥于写实。艺术家通过运用简练而富于表现力的笔墨技法,创造出丰富而抽象的形态,使作品更富留白之美。
  2. 水墨表现:中国画主要使用水墨为绘画媒介。水墨的运用能够在纸上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从浓墨重彩到淡墨轻柔,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层次感和想象空间。
  3. 传神写意:描绘人物、动物、景物时,中国画强调运笔灵动,通过表现对象的神韵和气质,以及捕捉瞬间的动态,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生命的流动与活力。
  4. 创意表现:中国画注重表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构图、着色、运笔等方式,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情感。
  5. 意境表达:中国画注重通过画面所传达出的意境,以及观者与画作之间的心灵共鸣。作品常常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运用象征性的元素,呈现出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意味。

虽然中国画有以上的特点,但其中不属于中国画特点的元素是:

西方透视法:透视法是一种表现三维空间关系的绘画技巧,通过远近点和消失点的运用,能够使画面更加逼真和立体。然而,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并不常使用透视法。中国画以平面构图为主,追求意境和表现对象的灵动与气质,通常不追求逼真的空间感。

总结起来,中国画具有写意性、水墨表现、传神写意、创意表现和意境表达等特点。虽然透视法在西方绘画中被广泛应用,但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并不常见。这些特点使中国画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八、东晋的国画特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原本强盛的汉朝,在历经王莽篡汉之后,汉朝式微,直到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直到隋朝建立政权之前,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状态,魏晋南北朝也算是中国历史中政权变换最频繁的一段岁月。多变的政权下,也意味着文化的多变,无论是文字、诗词、绘画、书法、宗教信仰等等都有较大差别。

这里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风格特征极其变化,首先要从魏晋时期的民族信仰来看。有个词叫“魏晋玄学”,魏晋初期,各方势力的上层统治者都极度迷信玄学。这个时期的人们崇尚道家思想,老子也是从这个时候地位开始上升。

魏晋时期的人们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为“三玄”,他们认为道家体现的是自然大道,掌握道家思想就能掌握自然之道和天道。所以魏晋初期,在绘画方面主要偏向带有玄学意味的功能性图画,具体表现为人物画和走兽画,在文学届普遍认为山水画是对艺术的表现,人物和走兽画则是对自然的记载,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晋初期绘画多以人物和走兽偏多。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神赋图》

东晋书画大家顾恺之传世之作,也是惊艳后世千年的画作——《洛神赋图》,如果说这副作于魏晋初期的名画中出现山水画的特色,那是顾恺之为了衬托画中人物而用到的景,实际上艺术性的山水画直到南北朝后期才渐渐发展,到了唐宋趋于成熟,元朝是山水画的巅峰。

不过后世学者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山水画是兴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在这副名画做出之后,才有了山水画后期的发展。关于这个说法,且不论后世山水画是不是在《洛神赋图》的基础上开始独立成一个单独的画科。就说顾恺之作《洛神赋图》最初的目的,毫无疑问,根据当时的政治,顾恺之是为了体现画中人物与当时的政治,而绝非为了表达山水情怀。

魏晋初期作画

魏晋初期作画并非多见于纸上的水墨画,在山水画出现之前,因为魏晋初期玄学思想潮流的影响,人们作画主要是用来表达对于自然大道的崇拜。所以更多的是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这类的绘画方式来源于自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回到《洛神赋图》来看魏晋初期的绘画特点,《洛神赋》这篇文章是曹植所作,“洛神”是先秦时期《楚辞》中记载的人物,与东皇太一一样,是虚构出来的,洛神的形象是美丽绝伦,时间少有的,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思想去想象自己邂逅美丽的洛神,而顾恺之则用绘画的方式把曹植所想象的洛神场景表达出来。

所以如果说《洛神赋图》中有山水画的痕迹,那么无可厚非,在曹植文中,与洛神相遇在山野之间,顾恺之这样画正好贴切原文,山水是作为映称的。

魏晋初期的绘画方式

从魏晋初期的绘画方式多以壁画、石画等形式,以及顾恺之等人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初期的绘画风格偏向于写实和功能性。写实多用于历史记载,其中也参杂一些艺术性的东西。而功能性,体现的是魏晋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画像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现实性的东西。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画开始起步,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山水画开山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具体而言就是南北朝后期,这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已经不拘泥于魏晋初期的功能和写实,开始偏向于艺术表达,而非政治。

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因为不同于魏晋初期所需要表达的意义,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绘画已经从人物、走兽的壁画、石像画等转变成作在纸上、锦帛上的山水艺术画。在学者眼中,《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虽然表达的不是山水画,却意外成了山水画的开山画派。

《洛神赋图》中的山水,可以表现为清风微拂,河水泛流,从衣袖襟带到山水衬景,莫不生动谐调。其他如惊鸿游龙、云霞映月,奇禽异兽,车船马驾,结合想像与现实,将神人世界融成一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从专业角度看,图中山石树木的描绘,还处于单线勾勒、排列均匀、比例欠缺,这体现了《洛神赋图》如果作为山水画所缺少的专业性,由此也可以看出,顾恺之并非想要表达山水艺术。不过,如果抛开顾恺之本人的思想来看,也可以说的上是顾恺之开创了山水画派。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玄学不再如魏晋初期被统治者所热衷,人们开始由崇拜玄学渐渐转变为对艺术的追求,也就是从道家崇拜转变为对儒家的崇拜。随着社会状态的稳定,文人越来越多,这时候文人、士大夫等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高格,尤其是对书法、诗词以及作画的热衷,比之魏晋初期人们对玄学的追捧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如后世所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文人都有山河情怀,所作诗词如果要抒发感情,山河故人是第一要素,体现到绘画里,也就成了山水画。

总得来说,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在绘画方面有较大改变,魏晋初期由于政治原因,文人更趋向于写实和功能性绘画,南北朝后期,局面相对魏晋初期安稳了一些,文人也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所以文人活跃起来,文人追求的是艺术而非写实,所以这个时期绘画风格已经从功能性转变为艺术性了。

九、国画梅花特点?

国画梅花的特点是都是五瓣儿,大小都差不多。红色画的人多,白色画的人少。

十、国画柳树特点?

国画中,描绘柳树时一定要注重表现柳树的柔美姿态,婀娜多姿,用笔要柔中带刚,连绵不断。